8月28日,由國家數據局主辦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據基礎設施主題交流活動舉行。活動發布全國首批《高質量數據集典型案例》,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(惠農網)的“惠農數谷智慧農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與應用”案例,憑借在農業數字化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應用價值,成功從全國600多個參評案例中突圍入選。這也是湖南農業領域在此評選中唯一入選的項目。
活動上,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,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烈宏指出,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重心正從“以模型為中心”轉向“以數據為中心”,高質量數據已成為人工智能認識與理解世界的“教科書”,不僅決定著模型性能的上限,更是人工智能行業落地應用的關鍵。下一步,國家數據局將依托先行先試工作,加快打造重點領域和創新領域數據高地,強化數據要素價值認同,加快數據要素價值共創,培育“為優質數據買單”的市場共識。
作為根植湖南、輻射全國的農業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,惠農網自2013年成立起,就一直在探索通過提供數字化服務,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。憑借行業深耕與數據沉淀,早在2016年,惠農網在行業內便率先布局大數據,打造以農產品電商數據為主的“惠農大數據”。
此次獲獎的智慧農業高質量數據集,凝聚著惠農網多年來在農業數據領域的深耕成果。針對當前農業數據來源分散、質量標準缺失、產業鏈條數據割裂等核心痛點,構建4大高質量數據集,累計形成結構化標準數據突破90億條。面向農業產業鏈供銷兩端核心需求,創新研發品類洞察、農技問答、行情價格和產業大腦等8大產品服務體系,成功落地7大典型應用場景,賦能農業經營主體和政府管理部門。該數據集首創業務伴隨式采集機制,確保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與鮮活性;形成全鏈標準化數據治理范式,破解農業行業數據多源異構難題。
依托數據底座,惠農網研發的惠小農AI囊括6大垂直模型,形成“行情預測”“品類洞察”等10大數字化產品,用數字科技為農戶、農業企業解決“種什么”“怎么種”“怎么賣”等實際問題。
后續,惠農網將持續強化高質量數據供給,豐富高質量數據集應用場景,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與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同頻共振,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強大助力。